返回

鸠尤神剑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17章 鸠尤神剑17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”顾乘风答道:“记下了。”他便右手一挥,将那金轮抛上半空,道:“你再看我这招。”话音未落,那金轮已吐出云团。他再授心咒,并施三样指诀,那云团即刻弥散,同时化作漫天飞雪,从天而降。

    以凤吟穿心诀为始,以毕方凌云瘴为终,授完混元大法全部路数要义,玄牝真人道:“你师父教你的混元大法所以只能练到四重境界,是因为混元大法共有七道玄关心经,而你所学的混元大法心经不全,自然无从突破。”

    顾乘风借机问道:“既然重明观乃三系合一,当初又有互授法门的共识,为何如今传下来的混元大法竟有残缺呢?”

    玄牝真人道:“姜凌其人刚愎自用,仗着自己天资过人,总把她那道五浊金斗和火辰经奉为毕方观头等法门。你们后山石碑上既无只言片语提及我,那么她删减我所创法门,又有什么稀奇的?”

    玄牝真人言辞间的漏洞,顾乘风很快就发现了。只是玄牝真人好心救了自己一命,现下又传授自己上乘法门,再纠缠他为何撒谎,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。于是他单笑了笑,不去追究玄牝真人所言几分真几分假了。习完混元大法全套法门,顾乘风施展了一道毕方凌云瘴,才到一重境界,已初识其威力。

    玄牝真人道:“毕方凌云瘴虽以仙瘴困敌,其实与阴阳一线风雷子互为表里,是以风雷神珠克敌制胜的。所以你毕方凌云瘴能练到几重境界,取决于风雷神珠的修炼。风雷神珠小成则气韵刚猛,势如炸雷,至大成则气韵刚柔相济,势如劲风,一经发动摇天撼地,波及方圆数里。”

    听玄牝真人如是说,顾乘风便按方才他教授的那套玄关心经发动阴阳一线风雷子。法门一出,但见顾乘风印堂通红,一股纯阳罡气贯通上下,游走于印堂和丹田之间。双臂挥出一轮阴阳盾,真元流入双掌劳宫穴,登时于掌心闪出紫青两色光华。这两色光华各自迸射五彩电光,在阴阳盾正中交汇,化出一颗银珠。这银珠虽银光频闪,却自内部透出靛蓝光泽。顾乘风合掌,将那银珠含在掌心,再行五品莲花印,那银珠便裂作五粒风雷神珠,由他手印疾冲而出。飞出十丈,风雷神珠逐渐扩开,相互旋转,至一里开外即成一股方圆百米的龙卷风。

    顾乘风大喜,道:“若非仙翁授我心经,我还不知阴阳一线风雷子还有这等变化哩。”

    “这算什么?你再炼它数年,这风雷神珠的威力可增数倍。”玄牝真人笑着,双手行三清指诀,灌入两股真元,于是光华凝于掐指处,左赤右蓝。中指同时弹出,两粒光华随即飞出,交于一丈之外,闪出一块冰晶,那冰晶时时变换,起先呈八面,后来呈十二面,再后来又呈九面了。每面色泽不一,半透,却映着玄牝真人的形容。

    顾乘风问:“这却是何法门?”

    玄牝真人说:“我再授你这道分光六阳大法。”话音刚落,他便攫着顾乘风的手,朝前一扑,二人缩形钻入那冰晶之中。冰晶内流光溢彩,二人飞去一盏茶功夫,来到一方八面明黄的所在。这地方难辨方位,只有数不清的白蝶四下飞窜。那白蝶同玉叠瀑布边的白蝶并无二致,翅尾金辉灿然,随它们飞窜的轨迹留下道道金链。玄牝真人踩踏金链,沉了真元。顾乘风跟着他,也踏金链而行,仍吊起一股真元,担心脚底踏空。

    “分光六阳大法有三道玄关,第一道玄关专司分光移形之术。”玄牝真人言毕,释出一把拂尘,抛向远方。随后,只见他右手行三山指诀,凭空画一面金轮。玄牝真人缩入金轮的同时,他抛去远处的拂尘便银光闪耀,阔出一抹紫辉。

    “这道玄关以法器为托,可让你借法器瞬时移形换位。不过此法依托日月光华,又或以水气贯通。紧要关头用来逃生是极好的法术。”这话音未落,紫辉已飞至顾乘风身旁,现出玄牝真人的形容来。

    “分光六阳大法第二道玄关专司断体分身之术。”玄牝真人一面说话,一面行七宝骞林指诀,将七股真元由抻直的七指推出。七股真元在头顶化作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、火凤、麒麟、貔貅七样瑞兽。玄牝真人改施双剑指诀,这七样瑞兽便齐齐坠落,合入玄牝真人体内。再行双白鹤指诀,只听一声细长的嗡鸣,玄牝真人从头至脚裂作十余碎块,卷腾而上,展于天际。

    碎块旋飞片刻,渐次聚拢,玄牝真人形容刚复,陡然扑向顾乘风。顾乘风未及反应,已裂作十余碎块。奇的是,他肉身四处漂飞,却无异样感觉,手脚仍可自如活动,只是与头颅隔得远了,难免迟钝。顾乘风刚要言语,忽觉天旋地转,眨眼功夫又回复整身。玄牝真人立在他身旁,捋须笑道:“这断体分身之术分身容易,复原甚难。用于凡人需小心谨慎,若施法者修为不足,分身的凡人是必死无疑的。”

    顾乘风道:“我原以为仙翁这法门是一道障眼法,现在看来,竟是当真碎了肉身?”

    “若只是障眼之法,我也不必授于你了。”玄牝真人道,“至于分光六阳大法第三道玄关,并无其他用处,只是入我玉尘山庄的法门罢了。我这玉尘山庄以玄黄三十六离合阵为根基,谷内一切楼宇、花草、物件都在阵中之阵。想入玉尘山庄,

第17章 鸠尤神剑17(3/5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